网站首页 > 小说推荐 正文
《饺子里的心事》
"小芳,你先过来一下。"岳母拉着我妻子的手进了后屋,留下我和岳父在堂屋喝茶。
等小芳回来时,眼睛红红的,一路上她都不说话,直到上了返程的长途车,才忍不住抹起了眼泪。
那是年春节刚过,我和小芳结婚才两年。
那时候,家家户户还在用煤球炉子取暖,县城里才有几家彩电,我们结婚时的"三大件"还是自行车、缝纫机和手表。
我在县里的纺织厂当工人,小芳在药店当营业员,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但也算有盼头。
车窗外,田野上的麦苗刚刚返青,冬日的阳光照在上面,泛着淡淡的绿色。
想起刚认识小芳的时候,她还是生产队长家的姑娘,扎着两条小辫子,穿着蓝色的确良衬衫,在生产队的收音机旁边,静静地听广播里的故事会。
那时候,我刚从技校毕业,被分配到县纺织厂做机修工,赶上厂里组织看露天电影,我就是在那时认识了小芳。
她是来县城姑姑家玩的,被邻居大婶拉去看电影,坐在我旁边。
放映机"咔嚓咔嚓"地转动着,银幕上是《小花》,我偷偷瞄着她的侧脸,心里像揣着一只小兔子。
厂效益不好,春节后就传出要精简人员的消息,我心里直打鼓。
我俩住在厂里分的一间十几平米的平房里,隔壁住着李师傅一家。
那天晚上,煤油灯昏黄的光线下,我听见小芳轻轻的抽泣声,翻身问她怎么了。
"没事,就是想家了。"小芳擦擦眼泪说。
屋外下着小雨,雨水打在窗户上"沙沙"作响,透过雨声,我似乎听到了她心底的委屈。
我心里一阵愧疚。
娶了小芳两年,家里条件没见好,反而更窘迫了。
去年我听人说做小商品能挣钱,就借了三百块钱去进货,结果赔了个精光。
债务压得我喘不过气来,每个月的工资除了日常开销,剩下的都用来还债了。
屋子里的家当简单得可怜:一张木床,一个衣柜,一张桌子,两把椅子。
墙上的白灰已经发黄,有些地方还剥落了。
煤炉子里的火苗微弱地闪烁着,照得墙上的影子忽明忽暗。
冬天的寒风从窗户的缝隙里钻进来,呜呜作响,就像我那时的心情一样凄凉。
"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。"我经常在心里念叨这句话。
早晨起来,小芳总是先帮我把洗脸水烧好,然后匆匆去药店上班。
药店离家有三里地,她每天骑着那辆掉了漆的二八自行车,风雨无阻。
"你婆家那边怎么说?"第二天一早,李师傅媳妇张桂花隔着院墙问小芳。
"还能怎么说,日子难过呗。"小芳边择菜边回答,手里的白菜帮子被她切得"咔嚓咔嚓"响。
"你那口子也是个有本事的,别灰心。"张桂花安慰道,一边晾晒着刚洗好的衣服,"瞧我那口子,厂里的活越来越少,月月拿空饷,日子过得还不是一样紧巴巴的。"
我躺在床上,装作没听见,心里却堵得慌。
男子汉大丈夫,却连老婆都养不起,这算什么本事?
院子里的大喇叭正在播放着《新闻联播》,说什么经济体制改革,说什么企业自主经营,可是对我们这些小人物来说,改革的风浪只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。
那段时间,我总是梦见自己站在十字路口,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。
厂里的下岗风声越来越紧,车间里的机器开工的时间越来越短,我的心也越来越乱。
傍晚回家的路上,看着街边小摊贩忙碌的身影,我也曾想过要不要也摆个小摊,可想起之前做小商品的惨痛经历,又不敢轻易尝试。
回到家,小芳总是忙前忙后地做饭,虽然每顿都是些家常菜,却也有荤有素,从不让我饿着。
"多吃点,补补身子。"她总是这么说,一边把最好的菜夹到我碗里。
我不知道她是怎么用那点微薄的工资变出这些饭菜的,每次问起,她总是轻描淡写地说:"没多少钱,就这样。"
直到那次回娘家,我才知道小芳一直背着我做手工活贴补家用。
她的手上有几处针扎的痕迹,我以前竟然没注意到。
岳母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:"你看看我闺女的手,都扎成啥样了!"
岳母家在乡下,是那种青砖黛瓦的老房子,院子里种着几棵枣树,春天开满了小白花。
岳父是村里小学的老师,瘦高个子,戴着一副老花镜,说话总是慢条斯理的。
岳母在生产队干活,平时还在家门前摆个小摊卖些自家种的蔬菜。
岳父拿起他那只搪瓷缸子,里面泡着当地有名的绿茶,茶叶在水中上下翻腾,散发着淡淡的茶香。
"姑爷啊,厂里情况怎么样?"岳父问道,语气平和,却透着关切。
"还行,就是订单少了点。"我撒了个谎,不想让他们担心。
岳母在灶台忙活着,火苗"噌噌"地往上蹿,锅里的饺子"咕嘟咕嘟"地翻滚,香气四溢。
"小芳,来帮我包饺子。"岳母招呼道,却只是个幌子。
她拉着小芳进了后屋,我隐约听到她们小声说话的声音,却听不清内容。
等她们出来时,小芳眼圈红红的,岳母也是一脸严肃。
吃饭的时候,气氛有些沉闷,只有筷子碰到碗的"叮当"声。
饺子是猪肉韭菜馅的,鲜美多汁,却怎么也吃不出往日的滋味。
回程的长途车上,小芳靠着车窗,一声不吭。
车厢里人挤人,散发着一股混合着汗味和烟味的气息。
售票员拿着小票箱,挤过拥挤的过道,叫卖着:"买票了,买票了。"
三轮车夫的吆喝声,街头小贩的叫卖声,都被甩在了车后。
车轮碾过乡间小路,颠簸不平,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起伏不定。
我想问小芳岳母和她说了什么,却又怕揭开她的伤疤,只好沉默以对。
"你知道吗,最近药店要裁人了。"快到家时,小芳突然开口,声音很轻,"我可能也保不住工作了。"
我心里"咯噔"一下,更加愧疚了。
两个人的工作都不保险,这日子该怎么过?
回来的路上,小芳终于在摇晃的长途车上说出了实情:"妈把她的积蓄给了我,让我劝你去学修钟表。"
她边说边抹泪:"她说这个手艺不会饿肚子。"
积蓄是一个蓝色的布包,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五十元人民币,一共十张。
那是岳母多年的心血,是她从卖蔬菜的零钱中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。
"你知道吗,妈一直偷偷嘱咐我给你做好饭,说男人有饭吃就有劲头。"小芳哽咽着说,"她说她年轻时候也是这么熬过来的。"
听到这里,我的眼眶湿润了。
原来岳母不是看不起我,而是心疼女儿,替我们着急。
"我怕你不愿意去,那么骄傲的一个人,现在却要改行……"小芳的声音越来越小,"我、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。"
"我早就托人联系好了县城钟表店的师傅,他愿意收你做学徒。"小芳的声音很轻,但字字句句都敲在我心上,"师傅说,你如果肯学,三个月就能上手。"
她看着窗外飞逝的杨树,声音里有了一丝坚定,"可我想,咱们得现实一点。"
"厂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我们走人,到时候没个手艺,拿什么养家?"
长途车驶过田野,冬日的阳光穿透薄薄的云层,洒在我们身上。
我握住小芳的手,感受着她手上的茧子,心里又酸又甜。
回到家,我翻出了结婚时岳父送我的那块上海牌手表,它已经停了很久,我没钱修理,就一直放在抽屉里。
拿在手里,表盘上的指针静止不动,像是在无声地嘲笑我的无能。
"这表挺好的,就是不走了。"我自言自语道,心里却已经做了决定。
第二天一早,我便去了县城的钟表店,那是一家老字号,门口挂着"诚信钟表修理"的木牌。
店面不大,却整洁明亮,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钟表,"滴答滴答"的声音此起彼伏,仿佛时间在这里有了生命。
店主姓王,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,戴着一副老花镜,手里拿着一把小小的镊子,正在修理一块怀表。
"师傅,我想学修钟表。"我硬着头皮开口。
王师傅抬头看了我一眼,眼神锐利,似乎能看透我的心思。
"年轻人,学手艺不容易,要吃苦耐劳,还得有耐心。"他的声音低沉,带着烟熏火燎的沙哑,"你能坚持下来吗?"
"能!"我斩钉截铁地回答。
就这样,我正式拜师学艺。
每天天不亮就起床,到县城钟表店学习。
我的师兄们都比我年长,他们笑我这个"大器晚成"的,却也乐意教我。
小小的钟表铺里,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浓的师徒情谊。
王师傅手艺精湛,脾气也好。
他耐心地教我认识各种零件,教我使用工具,教我听表、修表。
"修钟表的人,心要静。"王师傅常说这句话,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,"心静了,手才稳;手稳了,活才精。"
我每天除了中午吃饭的时间,都坐在那张小木凳上,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。
有时候眼睛看得发花,腰背酸痛,但想到小芳和岳母的期望,就咬牙坚持下来。
"这表机芯都锈了,费劲。"师兄李大壮嘟囔着,把一块旧怀表扔到一边。
"给我试试。"我拿起那块表,细细检查起来。
那是一块老式的怀表,表盘已经泛黄,指针也掉了一根。
我小心翼翼地拆开表盖,清理锈迹,更换零件,重新组装。
当表针重新转动起来,发出"嘀嗒嘀嗒"的声音时,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成就感。
"小伙子有两下子。"王师傅难得表扬,眼里带着欣赏,"就是手上力道还需要练练,轻重拿捏得更准些。"
三个月后,我修好了自己的那块上海牌手表。
把它戴在手腕上,感受着它重新跳动的脉搏,就像我的生活又有了希望。
厂里的下岗风波终于来了,厂长拿着一份名单,我的名字赫然在列。
离开厂子那天,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难过,反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。
"老程,别灰心,日子总会好起来的。"李师傅拍着我的肩膀安慰道。
"谢谢,我有打算了。"我笑着回答,心里已经有了新的方向。
半年后,我已经能独立修理各种常见的钟表故障了。
王师傅看我学得认真,还教了我一些独门技巧。
"这些年,愿意学修钟表的年轻人不多了。"王师傅叹口气说,手里的动作却不停,"都想着做大生意,挣大钱,没人愿意坐冷板凳了。"
他抬头看着我,眼神中带着欣慰,"你小子有耐心,以后肯定能成。"
我心里暖暖的,这话比什么都重要。
"师傅,我想自己开个小店。"一天下班后,我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王师傅停下手中的活,摘下老花镜,认真地看着我。
"你手艺已经可以了,开店也是应该的。"他思索片刻,说,"我这里有些旧工具,你拿去用吧,等挣了钱再添置新的。"
感激之情涌上心头,我深深鞠了一躬,"谢谢师傅栽培。"
回家后,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小芳,她眼睛亮了起来,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容。
"太好了!我就知道你能行。"她兴奋地说,声音里满是自豪,"我们小区里正好有个店面空着,位置也好,你去看看吧。"
第二天,我们一起去看了那个店面。
虽然只有十几平方米,墙上的灰泥还往下掉,但窗明几净,阳光充足,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。
房租一个月二十块钱,虽然不便宜,但位置好,值这个价。
"我们就租这里吧。"我做了决定,心里已经开始构思店面的布置。
接下来的日子,我们忙前忙后,整理店面,添置设备,制作招牌。
小芳把家里的积蓄都拿出来,我内疚又感动。
"别担心,我相信你。"她捧着我的脸,眼里满是坚定,"这钱花得值。"
开业那天,阳光明媚,小芳特意做了一锅饺子,馅料是荠菜猪肉的,鲜香无比。
招牌是王师傅亲手写的"诚信钟表修理",笔力遒劲,锃亮的漆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岳父岳母也来捧场,岳母看着我忙前忙后的样子,眼里充满了欣慰。
"小芳当初没看错人。"岳父小声对岳母说,脸上洋溢着笑容。
"可不是嘛,咱女婿有本事。"岳母应和着,眼里含着泪花。
开业第一天,就有不少顾客上门。
"小程,听说你手艺不错,帮我看看这表。"邻居张大爷拿着一块老怀表走进来。
"没问题,您稍等。"我接过表,仔细检查起来。
那是一块老式的海鸥牌怀表,表蒙已经磨损,时针分针走得不准。
我小心翼翼地拆开表盖,发现是主发条过紧,调整了一下,重新组装好。
"试试看,应该没问题了。"我把表递还给张大爷。
他拿起表,凑到耳边听了听,满意地点点头,"不错不错,走得挺准的。"
修理费我只收了一块钱,这在当时并不算贵。
"太少了吧?"张大爷有些诧异。
"第一次上门,优惠点。"我笑着说,心里却盘算着怎么把口碑打出去。
这个策略果然奏效,张大爷走后不久,就带来了几个街坊邻居,他们手里都拿着各种需要修理的钟表。
"小程啊,你这手艺真不错。"街坊们七嘴八舌地称赞,眼里满是赞赏。
我心里美滋滋的,感觉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。
就这样,日子一天天好起来,修理铺的生意越来越稳定,我的手艺也越来越精湛。
后来,我还添置了更多的工具,开始修理一些复杂的钟表,甚至接到了一些古董表的修复工作。
最让我高兴的是,小芳怀孕了。
那天,她红着脸告诉我这个消息,我激动得直接抱起她转了好几圈。
"小心点,肚子里有宝宝呢。"她嗔怪道,眼里却满是幸福的光芒。
我赶紧放下她,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她的肚子,感受着那个小生命的存在。
"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们的。"我承诺道,声音哽咽。
岳父岳母知道这个消息后,也高兴坏了,特意从乡下赶来,带了一大堆土特产。
"闺女有了身子,得好好补补。"岳母絮叨着,手里的活却不停,很快就做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。
小芳怀孕期间,特别喜欢吃酸的,我就经常去市场买酸菜、泡菜给她解馋。
"你对我真好。"她靠在我肩上,轻声说道,眼里满是柔情。
我紧紧握住她的手,心中满是感激和幸福。
五年后的春节,我们又回到了岳父母家。
这次,我们不再是两个人,而是一家三口。
儿子今年已经四岁了,活泼可爱,是我们的开心果。
我带着自己做的一块木质座钟作为礼物。
那座钟是我花了三个月的业余时间精心制作的,上面刻着"感恩"二字,寓意着我对岳父母的感激之情。
岳母依然喜欢包饺子,馅料还是荠菜猪肉的,香气四溢。
她包饺子的手法娴熟,一个个小饺子在她手中成形,整齐划一,就像她对生活的态度一样,朴实而有条理。
"小芳,你过来帮我包饺子。"岳母招呼道,这一次,她的语气轻松多了。
小芳走过去,挽起袖子,跟着岳母一起包起饺子来。
我抱着儿子,看着她们母女俩在厨房忙碌的身影,心里满是温暖。
五年前那个愁眉苦脸的年轻人,已经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丈夫和父亲。
如今,我的修表铺已经成了县城里小有名气的店铺,生意兴隆,收入稳定。
我们也从那间简陋的平房,搬进了县城新建的楼房,生活条件好了很多。
岳母依然会把小芳叫到一边说话。
但这次,小芳回来时,脸上带着笑容。
"妈说啥了?"我好奇地问。
"妈说你变了很多,成熟稳重了,是个好丈夫、好爸爸。"小芳笑着回答,眼里满是自豪。
饭桌上,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,说说笑笑,气氛热烈。
岳父拿出珍藏多年的米酒,给每个人都倒了一杯。
"来,为了我们的小家庭,干杯!"他举起杯子,眼里满是欣慰。
我们碰杯,酒香在口中蔓延,暖暖的,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。
晚饭后,我和岳父在院子里散步,月光如水,洒在地上,映出两人的影子,一长一短。
"姑爷,这些年辛苦了。"岳父突然说道,声音低沉而真挚。
"爸,都是您和妈的栽培,要不是当年您们的鼓励和支持,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。"我诚挚地回答。
岳父拍拍我的肩膀,没有多说什么,但那份父子之情已经在无言中传递。
回家的路上,小芳靠在我肩上,轻声说:"记得我们刚结婚那会儿吗?日子过得那么苦,现在想想,却是最甜的回忆。"
我握紧她的手,感受着她的温度,"是啊,没有那些苦日子,哪来今天的甜蜜。"
窗外,星星点点的灯光在夜色中闪烁,就像我们走过的岁月,虽然有起有伏,却始终闪耀着希望的光芒。
回到家,我把那座木质座钟摆在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。
钟摆"滴答滴答"地摇晃着,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。
儿子好奇地看着它,大眼睛里满是问题:"爸爸,这是什么?"
"这是爸爸亲手做的钟,它会告诉我们时间,也会提醒我们珍惜每一刻。"我蹲下身,耐心地解释。
小芳在厨房忙活着,锅碗瓢盆"叮叮当当"地响,伴随着她轻快的哼唱声。
"饺子好了,快来吃!"她喊道,声音里满是喜悦。
我和儿子冲进厨房,看到桌上摆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,馅料鼓鼓的,皮薄馅大,闻着就香。
"尝尝看,这可是我跟妈学的独门秘方。"小芳期待地看着我们。
第一口下去,鲜香四溢,滋味无穷。
那一刻,我明白了,饺子里包的,不再是忧愁和叹息,而是我们全家的笑声和希望。
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,那些曾经的艰难困苦,如今想来,都成了人生路上最珍贵的风景。
就像那块停摆的手表重新走动一样,我们的生活也因为彼此的坚持和支持,而有了新的活力和希望。
在这个普通的小家庭里,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改善,更是心灵上的富足。
而这一切,都要感谢那年春节后岳母的一番话,和小芳回来时的那滴眼泪。
- 上一篇: 锦桐小说全文阅读免费(锦桐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)
- 下一篇: 超级电脑txt下载(超级电脑 txt)
猜你喜欢
- 2025-07-04 Watch 我的女友是九尾狐 - Netflix
- 2025-07-04 重生六零小军嫂 小说(重生六零小军嫂全文免费阅读六零小甜妻)
- 2025-07-04 辛夷坞的小说(辛夷坞的小说我们)
- 2025-07-04 恋了爱了-电视剧-全集高清完整版免费在线观看-第一美剧
- 2025-07-04 蜡笔小新第六季_001_动漫_高清完整版视频在线观看
- 2025-07-04 《非亲姐妹》电视剧免费在线观看全集超清完整版 - 星辰影视
- 2025-07-04 《群尸玩过界》-高清电影-完整版在线观看 - Sogou
- 2025-07-04 青铜时代txt下载(青铜时代王小波txt下载)
- 2025-07-04 帝国爹地霸道宠(帝国爹地霸道宠)
- 2025-07-04 重生 黑道女王(重生黑道女王庄梦蝶怎么不更新了)
- 最近发表
- 标签列表
-